Skip to content

瀏覽數:0

白風峒變亂

極樂教滅亡後,極樂左使野利察漢逃逸無蹤,多年後捲土重來。他易名喬裝宋民,自稱「李元棄」。挑撥民怨,興兵起義於郴州,人稱「白風峒變亂」的事件。算得上十年以來,江湖最大的事兒。

朝廷對江湖紛爭,向來縱容,除非牽涉百姓安危、動搖官家威信。是以舊魔教與正派之爭,朝廷不曾插手。這回將黎民百姓牽扯進來,朝廷終於不能冷眼旁觀,於是派兵蕩寇,與賊鏖戰於湘、贛地界。

李元棄精於策略,多次詐降,使計玩弄官兵於股掌,又拿大宋百姓當肉盾,一度擁眾過萬,聲勢浩大。官兵久攻不下,江湖勢力亦不能貿然出手,戰況因此僵持。江南西路軍、湖南路軍、池州、江州兩地正副都統率軍,相繼敗於白風軍旗下,李軍士氣愈熾,甚至有人將他比作明教教主方臘。

最後打破僵局的是五名江湖俠士,唐門,峨嵋、崆峒、其餘兩人據說是一名逃兵與一名捕快。五人與合謀,以官兵為餌,直搗黃龍,於亂軍之中擊殺極樂左使,才免去一場中原大患。

由於朝廷介入,白風峒變亂猶不如極樂教為禍深遠,但亦不容小覷。光憑他李元棄煽動民變、正面與朝廷對抗,載入史冊便不足為奇。

備註

  • 白風峒變亂在史實應是指「黑風峒變亂」(1208-1211年),而李元棄則是對應史實人物「李元礪」。維基百科連結
  • 攻打白風軍的只是廂兵,大宋真正的精銳被金兵束在襄陽。若李元棄真能把握良機佔據九江,控制水路要衝,據險而立,養精蓄銳,再由江南西路進軍婺州、越州,說不定真能劍指臨安,威脅朝廷。
  • 白風峒變亂之時,葉家因言獲罪,得咎於當朝天子,慘遭滅門之災,葉家兄妹就此成為孤兒。

貢獻者

The avatar of contributor named as dbfoxtw dbfoxtw

歷史貢獻